- 赠李白
- 公元744年初夏,杜甫与刚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在洛阳相识,遂相约同游梁宋(今河南省开封市、商丘市一带)。…[查看全文]
- 蜀道难
- 噫吁嚱,危乎高哉!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! 蚕丛及鱼凫,开国何茫然! 尔来四万八千岁,不与秦塞通人烟。…[查看全文]
- 梦游天姥吟留别
- 海客谈瀛洲,烟涛微茫信难求。 越人语天姥,云霞明灭或可睹。 天姥连天向天横,势拔五岳掩赤城。 天台四万八千丈,对此…[查看全文]
- 望庐山瀑布
- 中唐诗人徐凝也写了一首《庐山瀑布》。诗云:“虚空落泉千仞直,雷奔入江不暂息。千古长如白练飞,一条界破青山色。”…[查看全文]
- 赠汪伦
- 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告别诗。李白正要乘船离开桃花潭,好友汪伦深情地唱着歌赶来送行。…[查看全文]
- 行路难·有耳莫洗颍川水
- 有口莫食首陽蕨:史記伯夷列傳:「武王已平殷亂,天下宗周,而伯夷、叔齊恥之,義不食周粟,隱於首陽山,採薇而食之。…[查看全文]
- 早发白帝城
- 诗是写景的。唐肃宗乾元二年(759),诗人流放夜郎,行至白帝遇赦,乘舟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。…[查看全文]
- 独坐敬亭山
- 合沓牵数峰,奔地镇平楚。中间最高顶,髣髴接天语。…[查看全文]
- 望天门山
- 由于末句在叙事中饱含诗人的激情,这首诗便在描绘出天门山雄伟景色的同时突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。如果要正题,诗题应该…[查看全文]
- 侠客行
- 这是一首描写和歌颂侠客的古体五言诗,是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中的一首。行,这里不是行走的行,而是歌行体的行,等于说“…[查看全文]
- 菩萨蛮·平林漠漠烟如织
- 近水杨宁益《零墨新笺》考证《菩萨蛮》为古缅甸曲调,唐玄宗时传入中国,列于教坊曲。变调,四十四字,两仄韵,两平韵…[查看全文]
- 菩萨蛮·举头忽见衡阳雁
- (《尊前集》)(《全宋词》第四册第二五一月页云《历代诗余》卷九载此为陈以庄词,杨金本《草堂诗余》卷下作陈达叟词…[查看全文]
- 行路难 其一
- 《行路难》:古乐府《杂曲歌辞》名其内容多叙写社会道途艰难和离别悲伤。垂钓碧溪:《史记·齐太公世家》记载,吕尚年…[查看全文]
- 送友人
- 这首五律,描述送别情景,历历如在目前,语言流畅,好像毫不受格律的束缚。…[查看全文]
- 峨眉山月歌
-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,意境明朗,语言浅近,音韵流畅。…[查看全文]
- 渡荆门送别
-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。荆门,即荆门山,位于今湖北宜都县西北,长江南岸,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,形势险要,自古即…[查看全文]
- 关山月
-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光,戍卒的遭遇,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。开头的描绘都是为后面作渲染和铺垫,而…[查看全文]
- 送孟浩然之广陵
- 这是一首送别诗。孟浩然从湖北到广陵去,李白在黄鹤楼给他送行,作了这首诗时间应当在李白出蜀漫游以后。…[查看全文]
- 静夜思
- 又作:床前看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举头望山月,低头思故乡。…[查看全文]
- 将进酒·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
-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。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,朝如青丝暮成雪。 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使金樽空对月。…[查看全文]